什么是“超聲波檢測”技術?
一般把頻率在200千赫茲到25兆赫茲范圍的聲波叫做超聲波。它是一種機械振動波,它能透入物體內部并可以在物體中傳播。利用超聲波在物體中的多種傳播特性,例如反射與折射、衍射與散射、衰減、諧振以及聲速等的變化,可以測知許多物體的尺寸、表面與內部缺陷、組織變化等等,因此是應用*廣泛的一種重要的無損檢測技術。例如用于醫(yī)療上的超聲診斷(如B超)、海洋學中的聲納、魚群探測、海底形貌探測、海洋測深、地質構造探測、工業(yè)材料及制品上的缺陷探測、硬度測量、測厚、顯微組織評價、混凝土構件檢測、陶瓷土坯的濕度測定、氣體介質特性分析、密度測定……等等。
什么是“射線檢測”技術?
利用X射線、γ射線、β射線以及如中子射線、高能射線等放射線穿透物質時,由于存在吸收與散射、電子偶生成等特性與物質的密度結構相關,或者產生電離等現(xiàn)象,從而能夠顯示物質內部的缺陷或組織結構。常見的有采用照相或屏幕顯示、電視顯示等方法將物質內部情況顯示為可見圖像以進行分析判斷。例如工業(yè)上用于檢查鑄件、焊縫等的“射線照相檢測”或“工業(yè)X光電視”、醫(yī)學界用于檢查人體的“X光透視或照相”及“CT”等
什么是“磁粉探傷”技術?
鐵磁性材料在磁場中被磁化時,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的缺陷或組織狀態(tài)變化會使導磁率發(fā)生變化,即磁阻增大,使得磁路中的磁通相應發(fā)生畸變,除了一部分磁通直接穿越缺陷或在材料內部繞過缺陷外,還有一部分磁通會離開材料表面,通過空氣繞過缺陷再重新進入材料,從而在材料表面的缺陷處形成漏磁場。當采用微細的磁性介質(磁粉)鋪撒在材料表面時,這些磁粉會被漏磁場吸附聚集從而顯示出缺陷所在,這種方法就是“磁粉探傷”技術。如果不是使用磁粉,而是直接使用特殊的測磁裝置(例如磁帶、檢測線圈、磁敏元件等)探查并記錄漏磁通的存在來達到檢測目的,則稱為“漏磁檢測”技術。目前主要應用于工業(yè)上檢查鐵磁性材料及零部件上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。
什么是“滲透探傷”技術?
通過噴灑、刷涂或浸漬等方法,把滲透能力很強的滲透液施加到被檢查的物體上,當物體表面存在開口性缺陷時,滲透液因毛細管作用原理而深入到缺陷中去,將物體表面多余的滲透液擦拭或沖洗干凈后,再在物體表面均勻施加顯像劑,顯像劑能將已滲入缺陷內的滲透液引導到物體表面上來,由于顯像劑本身提供了與滲透液形成強烈對比的背景襯托,因此反滲出的滲透液將顯示出缺陷的狀況圖像,它可以是以顏色對比而在白光下用肉眼觀察(稱作“著色滲透探傷”),也可以是因具有熒光作用而在紫外光下觀察(稱作“熒光滲透探傷”)。主要應用于檢查材料及工件表面開口性缺陷,其靈敏度已經達到可以檢查出開口寬度僅有微米級的缺陷。
什么是“渦流探傷”技術?
基于電磁感應原理,當把通有交變電流的線圈(激磁線圈)靠近導電物體時,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會在導電體中感應出渦電流,該渦電流的分布及大小除了與激磁條件有關外,還與導電體本身的電導率、磁導率、導電體的形狀與尺寸、導電體與激磁線圈間的距離、導電體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存在或組織變化等都有密切關系。渦電流本身也要產生交變磁場,通過檢測其交變磁場的變化,可以達到對導電體檢測的目的。因此,利用渦流探傷技術,可以檢測導電物體上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、涂鍍層厚度、熱處理質量(如淬火透入深度、硬化層厚度、硬度等)以及材料牌號分選等等。